Skip to content

计算机网络每日一题 2020 Otc#

目录#

1. Week 1#

1.1. Mon#

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链路层采用退后 N 帧协议(GBN) 传输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 16kbps,单向传播时延 270ms ,数据帧长度范围是 128~512 字节,接收方总是以与数据帧等长的帧进行确认。为使信道利用率达 到最高,帧序号的比特数至少为 [重庆邮电大学]

A.5

B.4

C.3

D.2

答案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求解的是从发送一个帧到接收到对这个帧的确认为止 的时间内最多可以发送多少数据帧。要尽可能多发帧, 应以短的数据帧计算, 因 此首先计算出发送一帧的时间:128*8/ (16*10 3)=64(ms);发送一帧到收到 确认为止的总时间:64+270*2+64=668ms ;这段时间总共可以发送 668/64=10.4 (帧),发送这么多帧至少需要用 4 位比特进行编号。

1.2. Tue#

在使用 IP 地址时,如果网络号和主机号全1时,则表示 [重庆邮电大学]

A.源地址可以使用,目的地址不可以使用,只在本网络进行广播

B.源地址不可以使用,目的地址可以使用,只在本网络进行广播

C.源地址可以使用,目的地址也可以使用,只在本网络进行广播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可以使用,各路由器可以对广播进行转发

答案 答案:B
解析:全1的地址只在本网络上进行广播。目的地址为全1代表的是本机所在网络的全部主机。源地址不能用全1的地址,因为如果用的话无法知晓数据报究竟是哪台主机发送来的。在IP地址中全1的地址表示仅在本网络上(就是发送这个IP数据报的主机所连接的局域网)进行广播,这种广播也叫受限的广播。而不是向整个因特网进行广播,假设如果真的是向整个因特网进行广播,那么一定会在网络上产生巨大的通信量,会严重影响因特网的正常工作。因此本题选B。

2. Week 2#

2.1. Mon#

以下关于虚拟局域网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重庆邮电大学]

A.虚拟局域网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技术基础上的

B.虚拟局域网可以将局域网上的结点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那么一个逻辑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网络

C.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D.虚拟网络建立在网络交换机之上,它以硬件方式来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

答案 答案:D
解析:D中描述虚拟网络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的基础上,它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而不是硬件。

2.2. Tue#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OSPF )采用 算法计算最佳路由。[重庆邮电大学]

A. Dynamic-Search

B. Bellman-Ford

C. Dijkstra

D. Spanning-Tree

答案 答案:C
解析:考察的是OSPF的原理。
1. OSPF组播的方式在所有开启OSPF的接口发送Hello包,用来确定是否有OSPF邻居。
2. 若发现了,则建立OSPF邻居关系,形成邻居表,之后互相发送LSA(链路状态通告)相互通告路由,形成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
3. 再通过Dijkstra算法,计算最佳路径(cost最小)后放入路由表,Dijkstra算法是OSPF路由协议的基础。

2.3. Wed#

某网络的IP地址空间为202.38.195.200/22,则该网络的网络地址为 [重庆邮电大学]

A. 202.38.192.0

B. 202.38.193.0

C. 202.38.194.0

D. 202.38.195.0

答案 答案:A
解析:IP地址由两部分构成:网络地址+主机地址。网络地址即我们常说的网段,主机地址就是唯一确定了你在此网段内使用的IP,一个网段内可以有多台主机。 下面讲下怎么求网络地址(网段),求网络地址必须要知道子网掩码,题目给出的是255.255.252.0。将子网掩码与题目中给出的IP地址做与运算(&)即得出网络地址:202.38.195.200 & 255.255.252.0,答案为:202.38.192.0,即A选项。

2.4. Thu#

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但要连接6个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 。[重庆邮电大学]

A. 255.255.255.192

B. 255.255.255.128

C. 255.255.255.0

D. 255.255.255.224

答案 答案:D
解析:最大的子公司有26台计算机,可确认主机位数。2^4 < 26 < 2^5,估主机位最少应有5位,网络位为27位。C类默认的网络号为24位,27-24=3位为子网号,2^3=8,除过全1和全0的子网号不能用,则可用的子网有6个,满足条件。所以子网掩码应设为255.255.255.224

2.5. Fri#

IP地址为 140.111.0.0 的B类网络,若要切割为9个子网,而且都要 连上Internet,请问子网掩码设为 [重庆邮电大学]

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128.0

D.255.255.240.0

答案 答案:D
解析:B类地址中,后16位为主机地址,255.255.0.0,二进制为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要想切割成9个子网,至少要向主机位借4位,2^4=16>9,则子网掩码设置成20位,即二进制为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再换算成十进制之后为:255.255.240.0(255-240=15,大于9,符合题目要求)。如果少一位,子网掩码设置成21位,会出现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 00000000,换算成十进制为:255.255.248.0(255-248=7,小于9,不符合题目要求) IP地址:类似于你这台电脑的标志,但在网络上是靠IP地址识别的。如果利用TCP/IP协议组网,那么一个网段内的所有电脑都必须有一个IP地址,并且不能重复。子网掩码和IP地址是配合一起的,将IP地址分成两段,网络段和主机段。
例如你的IP地址是192.168.1.2,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那么子网掩码全是255的对应的IP地址段表示网络段,是0的对应的IP地址段表示主机段,以上为例,则192.168.1表示网络,2表示主机。如果需要在这个网络内新增一台主机,则只要改变仅也只能改变最后一位。这样才能保证在同一网络。

2.6. Sat#

下列关于IP路由器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重庆邮电大学]

Ⅰ.运行路由协议,设置路由表;

Ⅱ.监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IP分组;

Ⅲ.对收到的IP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的IP分组不丢失;

Ⅳ.根据收到的IP分组的目的IP地址,将其转发到合适的输出线路上。

A.仅Ⅲ、Ⅳ

B.仅Ⅰ、Ⅱ、Ⅲ

C.仅Ⅰ、Ⅱ、Ⅳ

D.Ⅰ、Ⅱ、Ⅲ、Ⅳ

答案 答案:C
解析: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路由和转发,因此Ⅰ和Ⅳ是正确的,而针对Ⅱ和Ⅲ,可以从ICMP协议的差错控制出发,注意检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IP分组,并回传ICMP源抑制报文,Ⅱ是正确的,而Ⅲ对收到的IP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的IP分组不丢失,差错校验是正确的,但网络层不保证IP分组不丢失,也就是不可靠的,因此Ⅲ的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仅Ⅰ、Ⅱ、Ⅳ,因此答案是C。

2.7. Sun#

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4,在发送3号帧、并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 [重庆邮电大学]

A.2帧

B.3帧  

C.4帧

D.1帧

答案 答案:B
解析:发送窗口是发送方已发送但尚未被确认的帧的序号队列的界限。因为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发送窗口尺寸WT=4,故此时该窗口只有3号帧,仍可持续发送3个帧。

3. Week 3#

3.1. Mon#

HDLC协议对01111100 01111110组帧后对应的比特串为 [重庆邮电大学]

A.01111100 00111110 10

B.01111100 01111101 01111110

C.01111100 01111101 0

D.01111100 01111110 01111101

答案 答案:A
解析:HDLC协议对比特串进行组帧时,HDLC数据帧以位模式0111 1110标识每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因此在帧数据中凡是出现了5个连续的位“1”的时候,就会在输出的位流中填充一个“0”。所以答案为A。

3.2. Tue#

根据报文交换的基本原理,可以将其交换系统的功能概括为 [重庆邮电大学]

A.存储系统

B.转发系统

C.存储-转发系统

D.传输控制系统

答案 答案:C 解析:报文交换数据传输采用存储转发机制.不需要建立连接。在传送报文时,可以共享线路资源。中间节点根据报文中的目的端地址选择适当路由来转发报文。

3.3. Wed#

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是 [郑州大学]

A.物理层与网络层的功能

B.网络层与应用层的功能

C.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D.网络层与表示层的功能

答案 答案:C
解析:网卡是组网的关键部件,也称为适配器卡(adapter card)。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实现物理层的功能。

4. Week 4#

4.1. Tue#

一个TCP连接总是以1KB的最大段发送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口为16KB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4个RTT(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4个RTT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 [山东农业大学]

A.7KB

B.8KB

C.9KB

D.16KB

答案 答案:C
解析:考查TCP的拥塞控制方法。无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在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发送方判断网络出现拥塞(其根据就是没有按时收到确认),就要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设置为出现拥塞时的发送方窗口值的一半(但不能小于2)。
把拥塞窗口cwnd重新设置为1,执行慢开始算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迅速减少主机发送到网络中的分组数,使得发生拥塞的路由器有足够时间把队列中积压的分组处理完毕。
在发送拥塞后,慢开始门限ssthresh变为16/2=8KB,发送窗口变为1KB。在接下来的3个RTT内,拥塞窗口执行慢开始算法,呈指数形式增加到8KB。由于慢开始门限ssthresh为8KB,因此转而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即拥塞窗口开始加法增大。因此第4个RTT结束后,拥塞窗口的大小为9KB

4.2. Wed#

计算机网络按照信号频带占有方法来划分为 [山东农业大学]

A.基带网和宽带网

B.双绞线网和光纤网

C.环形网和点线形网

D.局域网和广域网

答案 答案:A
解析:计算机网络按照信号频带占用的方式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未经调制的原始数字信号称为“基带信号”,传输此类信号的网络称为“基带网”。正弦波经过数字信号调制后,可得到一个具有固定频率的模拟信号,称为调制信号。传输具有不同频率调制信号的网络称为“宽带网”。

4.3. Thu#

一条线路带宽为1Mbps,往返时延为45ms,假设数据帧的大小为1000字节。若采用停―等协议,实际的数据率是 [山东农业大学]

A.15Kbps

B.1.5Kbps

C.151Kbps

D.1510Kbps

答案 答案:C
解析:为了求出实际的数据率,可以先求出每成功发送一帧并得到确认的时间t,然后用帧大小n除以t 即可得实际的数据传输率,题目中n = 1000*8bit=8000bit, t包含往返时间和发送时间,即t=45ms+n/ 1Mbps =45ms +8000b / 106bps = 53ms,则数据传输率=n / t,约等于151Kbps

4.4. Fri#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山东农业大学]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答案 答案:C
解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各层以及其协议的集合。包括了A,B,D三种,体系结构是抽象的概念。它不包括各层协议以及其功能的内部细节实现。

4.5. Sat#

在路由器互联的多个局域网中,通常要求每个局域网的 [山东农业大学]

A.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都必须相同

B.数据链路层协议必须相同,而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

C.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物理层协议必须相同

D.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不相同

答案 答案:D
解析:路由器是在网络层上实现多个网络互联的设备。用它来连接两个局域网,则两个局域网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协议可以不同,但网络层以上的高层要采用相同的协议。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