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每日一题 2020 August#
目录#
1. Week 1#
1.1. Mon#
设TCP使用的最大窗口为64KB,而传输信道的带宽可认为是不受限制的。若报文段的平均往返时延为20ms,问所能得到的最大吞吐量是 。[中山大学]
A. 24.6
B. 26.2
C. 25.8
D. 26.8
答案
答案:B解析:传输信道的带宽可认为是不受限制的,则发送时延可忽略。平均往返时延为20ms,则发送方每秒可发送数据=1/(20*10-3)=50次只有每次都按最大窗口数发送数据才能得到最大的吞吐量。所以:最大吞吐量=每秒发送数据次数*最大窗口=50*64KB=50*64*1024*8=26.2Mbps。
1.2. Tue#
下列选项中,对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确认的MAC 协议是 。[中山大学]
A. CSMA
B. CDMA
C. CSMA / CD
D. CSMA / CA
答案
答案:D解析:可以用排除法。首先CDMA即码分多址,是物理层的东西;CSMA/CD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这个应该比较熟悉,接收方并不需要确认;CSMA,既然CSMA/CD是其超集,CSMA/CD没有的东西,CSMA自然也没有。于是排除法选D。CSMA/CA是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中的协议。CSMA/CA利用ACK信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客户端收到网络上返回的ACK信号后才确认送出的数据已经正确到达目的地址。
1.3. Wed#
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四川大学873-2018]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第N+1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
C.第N层利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第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
答案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OSI模型的层次关系,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层的协议对上层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也就是下一层要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为上一层数据进行封装,因此答案为A,这里选项B和C的说法正好相反,应该是第N层将从第N+1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第N+1层利用第N层提供的服务。
1.4. Thu#
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四川大学873-2018]
A. 每个分组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
B. 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立虚电路
C. 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D. 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
答案
答案:C解析:数据报默认是指UDP数据报,而报文段往往和TCP结合在一起,称作TCP报文段。 UDP是一种无连接、无状态的传输层协议。
1.5. Fri#
在CSMA/CD协议中,下列指标与冲突时间没有关系的是______。[吉林大学979]
A.检测一次冲突所需的最长时间
B.最小帧长度
C.最大帧长度
D.最大帧碎片长度
答案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CSMA/CD协议中冲突时间。冲突时间就是能够进行冲突检测的最长时间,其决定了最小帧的长度和最大帧碎片的长度,对最大帧的长度没有影响,因此答案是C。
2. Week 2#
2.1. Sat#
一个二进制文件共 3072字节长。若使用base64编码,并且每发送完80字节就插入一个回车符CR和一个换行符LF,问一共发送了多少个字节? [重庆邮电大学803-2017]
A.4200
B.4198
C.4196
D.3150
答案
答案:A解析:base64的编码原则方法是先将二进制代码划分为一个24bit长的单元,然后将每一个24bit单元划分为4个6bit组,每一个6bit组按照一下方法转换成ASCII码。6bit的二进制代码共有64中不同的值,从0到63,分别用大写字码,小写字码,10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再用两个连在一起的等号和一个等号分别表示最后一组的代码只有8或16bit。回车和换行可以在任何地方插入。然后将ASCII码进行传输。简单说,是将每6bit的数据转换为8bit之后再进行传输。
转换后共需要传送的字节数=3072 / 6*8=4096,由题知每80个字节就插入两个字节,所以一共还需要插入的字节数为4096/80*2=102再加上最后一组发送完应答如的CR和LF,最后一共需要传输的字节数为4096+102+2=4200。
2.2. Sun#
电话系统的典型参数是信道带宽为3000Hz,信噪比为30dB,则该系统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多少?[重庆邮电大学803-2017]
A.3kbps
B.6kbps
C.30kbps
D.64kbps
答案
答案:C解析:电话系统的信道是有噪声的信道,所以该题应该用香农公式来求解.
信噪比(dB)=10log10(S/N) (dB)
30dB=10log10(S/N) dB
解得:S/N=1000
根据香农公式:传输速率C=Wlog2(1+S/N) (bit/s)
W为信道带宽
C=3000*log2(1+S/N)bit/s
=3000*10 bit/s
=30*1000 bit/s
=30 kbit/s
3. Week 3#
3.1. Mon#
透明网桥使用了一个叫做生成树的算法,此算法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透明网桥里存在的什么问题?[重庆邮电大学803]
A.通信量问题
B.通信负载问题
C.广播风暴问题
D.兜圈子问题
答案
答案:D解析:在很多实际的网络应用中,有可能网桥会反复转发同一个帧,为了避免出现环状结构(兜圈子问题),透明网桥使用了生成树算法。根据生成树算法制定的协议称为生成树协议。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根网桥是从网络中选择的一个作为属性拓扑的树根;最短路径开销是一个网桥到根网桥的最短路径;指定网桥负责转发到根网桥的数据;对于每个非根网桥,都需要从它的端口中选出一个到达根网桥路径最短的端口作为根端口,负责将本网段的数据发送到根网桥,这个端口叫做指定端口,一个网段中只有一个指定端口;生成树协议为每一个网段选择一个指定端口,那么其他的端口均处于阻塞状态。
构造生成树首先要选择一个网桥作为生成树的根。实现方法是选择ID最小的网桥作为根网桥。接着,按照根到网桥的最短路径来构造生成树。如果某个网桥或局域网失败,则重新计算。该算法的结果是建立起从每个局域网到根网桥的惟一路径。该过程由生成树算法软件自动产生;拓扑结构变化时将更新计算生成树。
3.2. Tue#
下列关于令牌环网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重庆邮电大学803]
A.令牌环网络存在冲突
B.同一时刻,环上只有一个数据在传输
C.网上所有节点共享网络带宽
D.数据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时间可以计算
答案
答案:A解析:令牌环网的拓扑结构为环形,存在一个令牌不停地在环中流动,只有获得了令牌的主机才能够发送数据,因此是不存在冲突的。
3.3. Wed#
下列关于SMTP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重庆邮电大学803]
I.只支持传输7比特ASCII码内容
II.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
III.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
IV.支持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
A.仅I、II和III
B.仅I、II和IV
C.仅I、III和IV
D.仅II、III和IV
答案
答案:A解析:根据下图可知,SMTP协议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也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信息。此外,SMTP协议只支持传输7比特的ASCII码内容。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使用的是POP3协议。
3.4. Thu#
某主机的IP地址为180.80.77.55,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若该主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分组,则目的地址可以是 [重庆邮电大学803]
A.180.80.76.0
B.180.80.76.255
C.180.80.77.255
D.180.80.79.255
答案
答案:D解析:IPv4地址中的特殊地址,直接广播地址,也就是把主机位全部设置为1,这里77的二进制是01001101,子网掩码252的二进制是11111100,由此可以看到77的前6位作为子网位,后四位作为主机位,由此可以知道其广播地址是180.80.01001111.255,也就是180.80.79.255,因此答案是D。
4. Week 4#
4.1. Tue#
如果本地域名服务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 [山东农业大学903-2017]
A.1条,1条
B.1条,多条
C.多条,1条
D.多条,多条
答案
答案:A解析:通常,域名解析有递归解析与递归迭代结合解析两种方式。递归解析要求域名服务器系统一次性完成全部域名地址变换。如果本地域名服务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1条、1条。而迭代解析则是每次请求一个服务器,不行再请求其他服务器。如果本地域名服务无缓存,当采用迭代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1条、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