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总线与输入输出子系统#
目录#
1. 概述#
2. 总线#
2.1. 总线的分类#
2.1.1. 从功能分类#
- 数据总线
- 地址总线
- 控制总线
统称为系统总线
2.1.2. 按数据传输格式分类#
- 并行总线
- 串行总线
2.1.3. 按时序控制方式分类#
- 同步总线
- 异步总线
2.1.4. 按总线的结构层次分类#
- 芯片内总线
- 局部总线
- 系统总线
- 外部总线
2.2. 总线的标准#
2.2.1. 总线的技术指标#
- 总线宽度
- 总线频率
- 总线带宽与数据传输率
3. 直接程序传输方式与接口#
主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I/O操作可采用3种常见的技术
- 直接程序传输方式。数据在CPU和I/O设备间直接交换,CPU执行程序来直接控制I/O操作,程序中由一系列的检测设备状态、发送读写命令以及数据传输的指令组成。在这种方式中,当CPU发送一个命令后,它必须等待,直到外设操作完成。
- 程序中断方式。当CPU发送一个I/O指令后,继续执行其它操作,当外围设备完成工作后,再向CPU提请中断,请求对数据善后处理。
- 存储器直接访问方式(Direct Memory Access, DMA)。在这种模式下,I/O通过DMA接口直接实现和主存的交换数据,传输过程中不需要CPU的参与。
4. 中断方式与接口#
4.1. 中断的相关概念#
4.1.1. 中断方式的典型应用#
- 以中断方式管理中低速I/O操作,使CPU与外部设备并行工作。有意调用,随机处理。
- 软中断,如指令 INT 设置程序断点。有意调用,随机插入。
- 故障处理。如溢出、程序越界等。
- 实时处理。在事件出现的实际时间内及时地进行处理,而不是积压起来留待以后批量处理。保证生产过程按照设定的标准流程,或按优化的流程进行。
- 多机通信。节点发出通信请求,对方接受请求后进入中断服务程序,以实现相互通信。
- 人机对话。用户通过键盘终端或其它设备向计算机输入命令和数据。
4.1.2. 中断的分类#
4.1.2.1. 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
硬件中断是由某个硬件中断请求信号引发的中断。
软中断是由执行软终端指令(软件)所引起的中断。
4.1.2.2. 强迫中断和自愿中断
强迫中断是由于故障、外部请求等所引起的强迫性中断,非程序本身安排的。
自愿中断又称为程序自陷中断,即软中断。
4.1.2.3. 内中断和外中断
内中断来自主机内部的中断请求,如掉电中断、软中断等。
外中断值中断源来自主机外部,一般指外部设备中断。
4.1.2.4. 可屏蔽中断和非屏蔽中断
外中断一般可屏蔽,内中断一般是非屏蔽中断。软中断也是不可屏蔽的。
向量中断和非向量中断
如何形成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这是向量中断和非向量中断最本质的差别。
如果直接依靠硬件,通过查询中断向量表来确定入口地址,就是向量中断方式。
如果通过执行软件(如中断服务总程序)来确定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则属于非向量中断。
5. DMA方式与接口#
6. IOP和P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