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每日知识点第三季#

目录#


1. 第三周#

1.1. 社会存在的组成部分#

  1. 社会存在的三个组成部分,生产方式(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因素和人工因素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为
    1. 发展的不平衡性
    2. 社会历史性
    3. 能动的反作用(最主要)

1.2.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 第一,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革命党人甚至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天真的幻想,企图得到帝国主义的承认。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侵略中国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变。

  2. 第二,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平均地权”的主张未能实行,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

  3. 第三,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而袁世凯是一个封建军阀,又是一个帝国主义扶植的新的代理人,时时处处以建立封建专制统治,出卖民族利益为己任,既是封建主义的代言人,又是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总之,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3.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家希望获取更高的利润,则

  1. 固定资本比例增加
  2. 可变资本比例减少

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 提高。有机构成提高,可以理解为机器换人,导致人口相对过剩。

社会增长财富和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消灭资本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1.4. 资本的价值构成#

  • 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用字母C表示),即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它的价值随着物质形态的改变,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价值不会增值。 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故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

  • 可变资本:可变资本(V)指的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变化的,从而转化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量,马克思称之为可变资本。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承认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而不承认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 资本价值构成(value composition of capital) 是指资本在价值形态上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数量比例。产业资本家用于生产的资本,从价值形态来看,表现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两个部分,也就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组成。马克思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这种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虽然一般地是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反映,但是,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只是近似地、而不是完全地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

  • 价值构成未变化的情况

当资本的技术构成并未变化,而生产资料同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却发生变化,就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如果生产资料的价值发生了变化,而劳动力的价值不变;或者生产资料的价值不变,而劳动力的价值发生了变化;或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都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程度不同,其结果都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发生变化。

  • 价值构成发生变化的情况

当资本技术构成发生变化时,这意味着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劳动力数量之间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如果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这种数量上的变化,被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上的相反变化所完全抵消或部分抵消,则资本的价值构成就不会发生变化,或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年份 每一雇员平均装备的资产(美元) 每一雇员平均年工资(美元) 资本的价值构成(c:v) 行业平均股本利润率(%)
1960 15,511 5,342 71.7:28.3 9.1%
1967 19,192 6,879 73.6:26.4 11.3%
1970 24,086 8,153 74.7:25.3 9.5%
1975 37,929 11,905 76.1:23.9 11.6%
1980 55,505 17,974 75.5:24.5 14.4%
1985 79,190 24,547 76.3:23.7 11.5%
1960-1985变化(%) 510% 459.5%

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一般都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引起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相应增多,资本技术构成也会提高。但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会引起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因而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虽然增多,但是由于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资本价值构成提高的程度,要小于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程度

同时,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会引起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也会降低,这样,又导致资本价值构成有所提高。然而,劳动力的价值要受到各种社会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值所代表的生活资料的数量逐步有所增多,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劳动力价值的下降速度。这样,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劳动力价值尽管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的速度一般要慢于生产资料价值下降的速度。所以,当资本技术构成提高时,资本价值构成仍会提高,不过,它提高的程度和速度,要大大低于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程度和速度

1.5. 理想信念#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时间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现实中又多种类型。从层次上划分,理想有:

A.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B. 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

C. 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

D. 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答案 答案:D
从层次上划分,可以分为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从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
从主体上划分,可以分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从时间上划分,可以分为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
理想和信念总是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1.6. 权利与义务#

【多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二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B.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C.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顺序性

D.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二重性

答案 答案:ABD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首先,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其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如财产权和不得侵害他人财产的义务。
最后,有些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合型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2. 第四周#

2.1. 四个全面#

战略目标、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

与全面深化改革并称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全面依法治国

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