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每日知识点第二季#

目录#


1. 第一周#

1.1. 四个全面的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战略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

  • 关键一招

全面依法治国

  • 和全面深化改革并成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全面从严治党

  • 其他三个全面的保证

1.2. 西迁精神#

【单选】“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2020年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西安交通大学视察,看望西迁老教授代表,参观西迁博物馆,听取西迁历史、西迁以来的发展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胸怀大局,无私奉献

C.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D.听党指挥跟党走

答案 $$ A $$
解析 2005年12月6日,经西安交大党委会议审议批准,交大西迁精神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16个字。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 爱国主义 ,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3. 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劳动者联盟

  • 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非劳动者联盟

  • 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 有时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单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 联盟是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答案 $$ B $$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点

1840鸦片战争后-1918 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9五四运动后-1956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 领导力量不同

    •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 旧民主主义革命由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
  • 指导思想不同

    • 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
    • 旧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
      • 太平天国运动——《三原》
      • 洋务运动——“ 师夷制夷” 、“ 中体西用”
      • 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 革命前途不同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
  • 时代背景不同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相同点

  • 革命任务相同

    • 反帝反封建
  • 革命对象相同

    •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 革命性质相同

    • 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首先,中国此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旧是反帝反封,因此,决定了这个时期革命的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其次,革命性质不是由革命领导阶层决定的,是由其革命任务决定的,这一点必须明确。

因为按照马列的理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顺序依次是推翻奴隶社会 推翻封建社会 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不是从反封直接跳到建立无产阶级革命,这其中资产阶级革命是不可省略的过程。

1.5. 党外人士座谈会#

1.6. 中国梦#

1.7. 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的关系#

2. 第二周#

2.1. 党的政治路线#

2.2. 党的群众路线#

2.3. 革命新道路#

2.4. 党的基本路线#

2.5. 集中力量办大事#

2.6.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2.7.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六个实体法部门

  • 宪法相关法
  • 民法商法
  • 经济法
  • 社会法
  • 行政法
  • 刑法

根本大法:宪法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

  • 刑法法定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罪刑相适应

3. 第三周#

3.1.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分析题】 分析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平衡法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

答案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之一,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如叶蜗、捕食蛹,水花生、水花生叶甲等)都处于互联系之中。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之间联的根本内容和内在发展动力**。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如叶蛾和捕食蜂、水花和水花生叶甲等)存在着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互联结、相辅相成,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生物之间“一物降一物”现象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的关系**,“一物降物”的平衡法则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对立统一规律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2. 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1. 尊重人格平等
  2. 自觉承担责任
  3. 文明相亲相爱

3.3. 两会开幕#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

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5月21日召开。

3.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多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昼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 力量,表现为( )

A. 生产力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

B. 生产力决定了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

C. 生产力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

D. 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了全部社会关系

答案 $$ ABCD $$
解析 考察生产力的社会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线决定力量是生产力。这是因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发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又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变化。选项ABCD都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都正确。

3.5. 两会报告#

3.6.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1.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2. 理想信念是奋斗的目标
  3.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4.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3.7. 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

  1. 产生了新的功能和结构
  2. 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
  3. 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链接热点:县长直播带货

Back to top